益年养老快讯:养老机构如何消除新入住老人的不适应感?

2017-07-14 09:30:50 admin 1122


养老机构中,部分新入住老人往往因为适应困难而产生系列问题,如适应困难的老人自身生理和心理负担加剧、与减少联系的子女间的隔阂加剧、对养老机构的不满意和问责导致养老机构管理难度和风险加剧等。

如何解决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适应困难问题呢?本文以吉安市某社会福利中心(以下简称福利中心)为例,详细说一说养老机构解决新入住老人适应困难的方法。


1-1.jpg


养老机构新入住老人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非理性信念和情绪严重


新入住适应困难老人一般很难接受入住养老机构现实。一方面表现在社会地位下降和社会角色弱化或者退出带来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从照顾者变成被照顾者。另一方面表现在自我理想的传统居家养老与现实机构养老的矛盾带来的不幸感。


很多老人认为自己是被家庭抛弃或者嫌弃的人,是家庭的负担。“他们工作忙,嫌我在家拖累他们,所以就直接把我送福利院,就可以不管不问了”“我之前救过无数的病人,现在自己半身瘫痪让人伺候,还不如早点死”“我自杀过三次,用枕头闷死自己,割腕,吃安眠药,还是没有死成,我想死”……老人的非理性信念让老人一直存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念头。


二是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适应


原有熟悉环境突然被迫割裂,包括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人家关系等的割裂,使老人一时难以接受和适应。


“我想每天看看我孙子,现在很久才见一面”“我想养花,我家满院子都是盆栽,现在房间里什么都没有”“有时候我会走路到老邻居老朋友那串串门,现在都看不到他们”……


老人诉说时候的心情是失落悲伤的,加之老人自我身心调试能力不足,养老机构的制度化管理,使新入住老人更难接受现实和适应新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没有“家”“根”的归属感和熟悉感,从而加剧了适应困难。


三是新的人际关系重建困难


与原有长时间建立的熟悉的人际关系网络疏离或者割裂,新入住老人感觉自己被隔离,无人进行交往和倾诉。加之传统的应急习惯——有问题找亲朋好友,这条支持链条断裂,新入住老人有问题,只能自己扛着,周边都是陌生的人群,子女不能想见就能立马出现。


“我命苦啊,被送到福利院,想说话都没有人听,病了子女不在身边不能照顾,也只能自己扛了”。所以,当新入住老人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更易产生晚年悲凉的心境,独自在房间里默默忍受,从而更不愿意敞开心扉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四是自我价值感低


老年人健康素养降低、人际交往缺乏、社会地位丧失等导致老年人在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感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减低,从而老年人很容易陷入悲观、消极、负面情绪中。如“我之前当领导的,一出门都是几十号人陪同,现在一个人在房间里冷冷清清”“没摔断腿前还可以帮忙带孩子,现在就是废人一个了”……适应困难老人感觉自己活着就是家人和社会的累赘。


针对以上问题,养老机构该如何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调试情绪,改变非理性认知。


通过认真倾听适应困难老人心声,运用专业技巧鼓励引导适应困难老人将现有的心理压力、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从而改变其不理性认知。


在适应困难老人宣泄过程中,社工发现适应困难老人对自己存在较多的非理性认知,将自己的问题灾难化(在福利院就是活着等死)、绝对化(子女送我来福利院就是不要我了)、以偏概全(将子女的不能时刻照顾理解成没有人照顾,将自己的某项身体功能的退化理解为自己老不中用,活着是累赘),等等。


从适应困难老人陈述中可以看出,适应困难老人过分看重和坚信自己非理性信念,也无法摆脱和掩饰他们的孤寂和自卑。社工通过否定灾难化和绝对化,否定以偏概全,运用对比、普遍化、夸张化等专业技巧与适应困难老人非理信念辩论,社工希望适应困难老人能从非理性信念中解放出来,不再否定自己。同时,通过认知重塑,协助适应困难老人形成新的理性认知:适应福利中心生活,继续安享晚年。


2.重建社会支持网络,习得新生活方式。


社工通过详细介绍福利中心的老人同伴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协助适应困难老人制定与之相契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逐渐融入新生活。


社工继续引导宣泄和倾听适应困难老人可能反复出现的不良情绪。同时,社工邀请适应困难老人参与和观摩其他同伴老人的日常娱乐生活,如看书看报、书法、剪纸、唱歌、跳舞、聊天、棋牌类等活动,适应困难老人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和参与其中的爱好团队,每天坚持参与互动,与福利中心老人建立新的关系。


根据适应困难老人们的爱好和需求,社工和适应困难老人、护理员共同商议,制定适应困难老人每人的具体生活作息安排,将早餐、午餐、晚餐、娱乐互动、休息等时间具体规定下来,形成初步的与福利中心管理同步的生活作息安排。形成的生活作息安排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保证适应困难老人每天可以有人交流陪伴,感受“新家人”的温暖和“新家庭”的乐趣,有效缓解孤独寂寞和情绪压抑,生活作息也慢慢与福利中心生活规律结合起来。


3.挖掘内在潜力和动力,实现自助助人。


适应困难老人认知重塑,情绪舒缓后,变得乐观和自信心增加。社工可以根据适应困难老人的具体特长来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发挥他们的能力。


有的老人是资深的老医生,可以为同伴诊断病情,有的老人书法绘画功底好,带领和培养新的同类爱好者共同陶冶情操,有的老人广场舞和保健操跳得好,就带领组织其他老人共同参与强身健体活动,有的老人喜欢唱歌,成立歌唱队,每天练习娱乐。有的老人喜欢棋牌类活动,可以邀请同伴共同参与……


总之,运用优势视角发现每位老人的能力,并将优势发挥出来,实现他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整体提升。


适应困难情况更严重的部分老人,除了社工和工作人员介入以外,可以邀请老人进行同辈辅导,他们有共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有共同的生活感知和情感体悟,他们有更多的共鸣,让老人来疏导老人,带动和改变适应困难老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实现多方位的介入,更有利于老人适应困难问题的解决,同时适应困难老人助人后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得到显现和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满意度提升。


首页
加盟案例
留言咨询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