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老人的钱,真有那么好挣吗?

2017-08-15 09:43:24 admin 899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跟各位朋友讨论一下。如果你搜“挣老人的钱”,出来的结果基本上只有三种:分享方法跟套路的;说挣老人钱最容易的;说挣老人钱不容易的。


1502761534730593.jpg


那么,挣老人的钱到底容不容易呢?我想,这是一个困扰很多养老投资者的迷思。其实,找出答案并不难,只需看两个很常见的新闻标题即可:《老年人动心容易下单难杭州老年公寓尚没赚到钱》、《老人贪图高额回报落入圈套:钱没赚到房子没了》。


看,老人不是不花钱,只是不会轻易花到养老机构上面。以我的观察,老人在掏腰包之前,心里反复考量的那个点,不是养老机构卖力宣讲的吃住医护玩,而是另一件事。只有把它琢磨明白了,他们才会开始比较产品。


视钱如命


说清楚这件事,需要重估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诗里的话,被海德格尔阐述后,流传至今。遗憾的是,据说这句诗创作的时候,荷尔德林贫病交加、居无定所。悲剧了。


古往今来,几乎所有人都把这句名言的重点放在了美妙的“诗意栖居”上,而我则认为,此句的关键在于那个不被重视的“大地”。我想,诗人所说的能供人诗意栖居的“大地”,不应是你我脚下这片土地,而是某种稳定的财务安排。只有适合你的、稳定的财务安排,才能保障你安心栖居,避免“人活着,钱没了”的荷尔德林式悲剧。


1-12jpg.jpg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中年的时候、老年早期的时候,都是在为此而奋斗吧,也应当为此而奋斗。不管这种安排是子女、房子、退休金、或者别的什么,它们所代表的都是人老了之后能够依靠的、稳定的收入来源。


为了避免“人活着,钱没了”,得做到两件事:首先要确保活着,而且尽量健康地活着,努力自主。这说的是生命的长度和健康水平。其次,如果能健康长寿,就务必得使劲保证钱还在,否则岂不是遭罪?


可见,在老人心里,钱的重要性,仅仅比健康长寿稍微次要一点点。基本上可以说,视钱如命。


为命花钱


国家卫计委在2016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6.3岁,力争到2030年达到79岁。也就是说,每个中国人生下来就平等地拥有了将近80年长度的时间资本,并可以使用这笔“启动资金”去工作赚钱、投资理财,为自己早早地搭建诗意栖居的“财务大地”。


然而,人一过了六十岁,心里就会逐渐生出一种“时间不多了”的担忧,导致他们和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在心态上产生本质区别。年轻人工作没了,可以再找;投资失败了,改天还能东山再起。可是,一个时间资本已经所剩无几的人,经不起这种刺激和折腾,他们没有多少“改天”的机会了。


1-14.jpg


时间每流逝一天,就增加了一丝老人心里的担忧。退休金1万块算多的了,又怎样?还不是花一分少一分?那就尽量少花呗。除了必要的开销,老人一般很少主动购买“多余”的东西。如果这时候有一个他信得过的人说,您投资几万块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赚到比存款高得多的利息,而且保本,你说老人家会不会投?本文开头的那个新闻标题已经给出了答案。


还有媒体上常常报道的,有些卖假保健品的被抓了,有的老人不仅会哭,甚至还跟警察说,他是好人,你们抓错了,我是自愿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两点:老人信他,保健品跟“命”直接相关。


决策关键


想挣抱着如此心态的客群的钱,你说容易还是不容易呢?凡是有助于“命”跟“钱”的,都在所不惜,如医疗、保健品、理财产品等等;凡是和“命”跟“钱”距离稍微远点的,就开始有了些难度,如高端电器、旅游、疗养、文化类服务,需要进行一定的说服和诱导工作;而那些离“命”跟“钱”更远的,对老年群体来说就如浮云一般了,可要可不要。


养老院这种产品与“命”跟“钱”的距离,远还是近呢?收费价格、收费方式有助于稳定老人栖居的“财务大地”,还是占的比重过大、让老人产生强烈的不安感呢?


很多老人在参观完一处养老机构后,对硬件设施、服务态度、医疗保障都比较肯定,有的还体验试住过,带家人朋友反复考察过,但结果还是不付款。在这样的老人心里,你的产品好不好已经不是他考虑的事情了,最终促使他拒绝的,多半就是价格太高、收费模式不灵活,动摇了他的财务保障基础。如能从稳固老人所栖居的“财务大地”角度,设计好定价、付费模式,相信只要他需要,就会买单。


最后需要提醒一点,做养老不能只从营销的角度看问题,还要带着一颗公益的心做事。无论保障性、中端还是高端的养老服务,所面对的都是相对弱势的一批人,他们心怀担忧、警惕、甚至恐惧,审视你的服务、推敲你的价格策略,为的不过是验证一份安全感。无论别的行业怎么做,养老营销绝对不能厚黑。


只有让每个老人为自己准备的栖居方案不落空,才会受到他们的真心欢迎。如果这样做,那么挣老人的钱就是容易的。


首页
加盟案例
留言咨询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