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民政厅印发《广东省民政厅关于推广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经验做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8-06-07 09:33:57 admin 5772


养老政策



广东省民政厅印发《广东省民政厅关于推广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经验做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粤民函〔2018〕1117号


各地级以上市民政局:


社区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支撑。近年来,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构建全覆盖的社会化“大配餐”服务体系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难题,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加快推进我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经研究,省厅决定复制推广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创新经验。现将《广东省民政厅关于推广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经验做法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有关经验推广方案于7月1日前、推广成效于12月15日前报省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处。


附件:


1.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推广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经验做法的工作方案

2 .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经验做法


广东省民政厅

2018年5月28日


附件1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推广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经验做法的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民政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办发〔2013〕23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25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8〕3号)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推广复制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经验做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构建全覆盖的社会化“大配餐”服务体系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底,珠三角地区全面形成布局合理、均衡发展、满足需求、功能完善、精准高效、共建共享的“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服务网络,助餐配餐服务知晓率达到95%,保障每一位有需要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助餐服务;珠三角地区每个地级市至少培育1家及以上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助餐企业,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建设,实现助餐配餐服务与医养结合、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体娱乐等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叠加融合、协同发展。


二、试点范围


珠三角地区纳入推广范围,其他地区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试点。


三、主要任务


(一)整合社区资源,优化设施布局。各地要全面评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养老服务资源,整合社区现有设施场地加以装修改造,以市为单位统筹规划助餐配餐设施布局,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和服务需求半径合理布局长者饭堂,提高助餐配餐易及性。每个街道(乡镇)至少建立一个长者饭堂,若干助餐、配送餐点。长者饭堂的建设应根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设置助餐配餐功能区、进行适老化改造,配备消防设备和监控设备。


(二)全面放开市场,引入社会力量运营。各地要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社会力量运营长者饭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统一制作、统一配餐、统一管理,建立规模化、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的长者饭堂。引入品牌餐饮连锁企业参与助餐配餐服务,依托连锁餐饮企业社区门店设置老年助餐专区或参与老人餐配送。依托临近社区的养老机构或驻区单位食堂等资源将内部优质餐饮服务向周边社区延伸。完善配送网络,建立“中央厨房+长者饭堂+入户”三级配送链,增强长者饭堂二次配送功能,建立全职、兼职和志愿者义工队伍相结合的送餐队伍,鼓励党员、大中专学生、低龄健康老人等参与助餐配餐志愿服务,为高龄病残、不便出门等老年人开展送餐上门服务。


(三)统一助餐标识,规范运营管理。各地设置的长者饭堂应统一命名为“**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片区)长者饭堂”,在室外醒目位置悬挂全市统一的长者饭堂标识。进行现场制作、加工的长者饭堂应取得当地食品药品监督部门颁发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无现场制作、加工的长者饭堂可以采取符合资质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配送到长者饭堂的方式集中供餐。长者饭堂应上墙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收费标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承诺书、投诉电话等,定期召开助餐配餐企业、服务对象座谈会或开展问卷调查、访谈,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公众监督。


(四)强化制度设计,明确补贴标准。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出台针对老年人的助餐补贴方案和针对运营方的运营补贴方案。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以保障纯老、独居、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需求为重点,面向全体常住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构建全覆盖的助餐服务网络。可以采取“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式,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共同推进“大配餐”的合作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助餐配餐服务格局。


(五)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各地应根据老年人需求出发,因地制宜,结合助餐服务对象身体特点和时令季节变化,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做到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合理均衡。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以及流动餐车等方式,依托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提升助餐配餐服务智能化、便捷化水平。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搭建邻里交流、志愿服务平台,将助餐配餐服务与针对独居、空巢等特殊群体老年人的探访、关爱、精神慰藉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以助餐配餐服务网络为支撑,融入医疗康复、心理调适、护理站等服务内涵,把长者饭堂打造为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阵地、推进医养结合的重要平台、助力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重要抓手,让老年人在吃上可口的热饭菜的同时,解决好健康养老问题,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六)加强监管,确保用餐安全。各地要坚持安全第一,严守安全底线,建立覆盖食品生产、配送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监管制度,做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坚决守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防线。健全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基层政府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强化日常巡查和督导,加强执法检查和明察暗访,开展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膳食安全质量的抽样检测,可以委托第三方开展服务评估,建立助餐配餐服务准入退出机制,确保食品安全。


(七)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总结推广。建立宣传联动机制,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渠道加大宣传,在媒体公开公布长者饭堂和助餐配餐服务的分布地点,通过村居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部、社区网格员、基层老年协会等借助居家服务、上门探访、志愿服务等契机宣传推广助餐配餐服务,深入社区、入户走访开展宣传,确保政策宣传到每个社区、每户、每个老年人,提高助餐配餐服务知晓率。


四、工作步骤


(一)制定方案(7月底前)。各地制定本辖区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大配餐”服务指引并于7月31日前将实施方案上报省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处)。


(二)开展评估(8月底前)。各地对本辖区助餐配餐服务和长者饭堂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选点布局、功能设置、服务能力、医养结合、需求满足、证照办理、规章制度、统一标识、资金使用、服务记录、服务对象满意度等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找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三)推动实施(9-10月)。各地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工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对照民生实事要求、对准群众需求、对紧存在问题进行改进提升,全面完成本方案任务。


(四)督查验收(12月底前)。各地将“大配餐”服务推进情况加以总结并于12月15日前上报省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处)。省民政部门届时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大配餐”服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验收,相关结果通报全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将养老助餐配餐服务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契入点,纳入政府“十项民生事实”,与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建立完善市发展改革局(委)、民政局、财政局、卫生计生局(委)、食药监局,各县(市、区)政府等跨部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总结推广经验,督促推进工作。


(二)加大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有条件的地方应出台助餐和运营补贴方案,保障助餐配餐服务持续健康发展。探索建立慈善资金支持助餐配餐服务长效机制,鼓励各地探索通过慈善冠名、授牌等方式支持市场主体、品牌餐饮企业参与大配餐服务的新模式。制定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政策,培育连锁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


(三)鼓励探索创新。支持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大胆探索符合本辖区实际的助餐配餐服务优化发展路径,创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出台一批可持续可复制的措施,为推动全省助餐配餐服务优化发展提供经验。


附件2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经验做法


构建全覆盖社会化“大配餐”服务体系全面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2016年以来,广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老龄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决策部署,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据民意调查显示,我市老年人对社区助餐配餐服务需求很高,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任学锋、市长温国辉要求将养老助餐配餐服务作为民生实事大力推进。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紧紧抓住助餐配餐这个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构建全覆盖的社会化“大配餐”服务体系,以助餐配餐服务为抓手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以及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x”(即3个基本服务项目:助餐配餐、医养结合、家政服务,同时鼓励各区、街镇根据辖区实际选择若干项目试点)创新试点,全面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涵,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受到市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普遍好评。2017年12月16日,在“2017第十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我市全覆盖社会化“大配餐”服务体系项目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十大民生决策奖”。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顶层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将养老助餐配餐服务纳入2017年市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与全市中心工作一同研究部署、检查推进。任学锋书记、温国辉市长等市领导多次听取养老服务汇报、作出批示,多次到长者饭堂检查,要求大力发展以“大配餐”服务为重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努力走出一条广州自己的路子,在“大配餐”服务方面打造“市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的助餐配餐服务网络,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分管市领导每两个月主持召开一次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场会(目前已召开1次推进会、4次现场会、1次座谈会),通报情况、部署工作,进一步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全面拓展助餐配餐服务,并多次到长者饭堂暗访,推动“大配餐”有序开展。下达资金1.37亿元统筹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以及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x”创新试点,重点构建全覆盖的大配餐服务体系。各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区领导亲抓落实,通过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现场会、推进会,深入镇街、社区、助餐点现场督导,建立通报督办制度,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纳入街(镇)工作绩效考核等措施,强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工作。


(二)强化制度设计,科学制定政策。出台实施《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创新试点方案》、《广州市开展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指引》《关于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规范“大配餐”服务深入推进。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以保障纯老、独居、孤寡、高龄、计划生育特扶、失能老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需求为重点,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努力构建全覆盖的助餐服务网络、创造便捷化的助餐服务流程、拓展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形成立体化的安全监管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共同推进老年配餐服务的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广州实际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实现助餐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通过规模化的经营、有效的成本控制、科学的定价和合理的助餐补贴,持续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营养、方便、快捷的“大配餐”服务。


(三)强化社会参与,全面开放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按照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产生助餐配餐服务供应商,将政府举办的长者食堂委托企业和社会组织运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的主体。建立政府、餐饮企业、互联网三方信息对接和协同服务模式,链接“饿了么”等送餐平台,为长者提供营养配餐、网上点餐和免费送餐服务。积极引入公益慈善、志愿服务资源,如市慈善会发起“爱心午餐”计划、南沙区借力“南沙时间银行平台”发动志愿者参与大配餐服务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公益慈善助老模式。主动公布“配餐地图”,扩大宣传发动,主动接受监督,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老年人参与“大配餐”服务。运用市场化机制推行“大配餐”服务,通过采取“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实现助餐配餐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探索创新,拓展服务内涵。通过助餐配餐服务这个抓手,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坚持送上门与请出来相结合,将大配餐服务与独居、空巢特殊群体老年人关爱和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机结合,打造不仅仅是吃饭的具有广州特色的“大配餐”服务,全面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内涵,健全和提升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如荔湾区将餐车开进社区提供点心和西关小吃,白云、南沙、增城区在助餐点陆续增加晚餐服务和周末供餐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五)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坚持安全第一,严守安全底线,建立覆盖食品生产、配送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监管制度,做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委托第三方开展服务评估,建立助餐配餐服务准入、退出机制,确保老年助餐配餐食品安全。统一助餐点标识,上墙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收费标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承诺书、投诉电话等,主动接受监督。截至目前,全市未发生为老助餐配餐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助餐配餐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二、主要成效


我市大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改革试点,全面铺开以助餐配餐为重点的“3+x”服务项目,探索出符合市情、切合民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尤其是助餐配餐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受到各级领导和老年人的充分肯定。


(一)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初步建立。截至2018年3月底,全市共有长者饭堂952个,比2016年底增长了4.2倍,街道(镇)、村居盖率达到100%,“市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的助餐配餐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为所有居住在本市有助餐配餐需求的常住老年人提供大配餐服务。


(二)多层次的服务内涵不断拓展。各区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拓展服务内涵,丰富服务供给,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助餐配餐服务更加易及,健康饮食得到有效保障,个性化餐饮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老年人交际圈得到拓展,独居、空巢、失能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得到加强。


(三)多支撑的服务载体持续强化。经过探索实践,全市初步形成了社会化集中配送、社区门店+助餐点助餐、养老机构辐射服务、委托运营助餐机构等四种各具特色的配餐助餐服务模式,“中央厨房+中转配送+社区就餐、送餐、助餐”等符合广州实际、具有广州特色的老年人“大配餐”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助餐配餐服务支撑得到强化。


(四)多主体的服务格局基本形成。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和社会组织唱戏、社会各界多元参与,构建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多方受益的共赢格局。社会力量运营的占比85%,社会力量成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广州市民政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相关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实施养老助餐配餐提升工程,全力在扩大助餐配餐服务覆盖面、增加助餐配餐服务量、提高助餐配餐服务品质上下功夫,推动“大配餐”服务再上新水平,进一步完善全覆盖的社会化“大配餐”服务体系,让助餐配餐服务惠及每一位有需要的老人,并以助餐配餐为抓手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发展,使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进一步扩大“大配餐”服务覆盖面。一是扩大服务覆盖。进一步加密布点、优化布局,完善提升“市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的助餐配餐服务网络,提高助餐配餐的易及性。二是扩大服务人群。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深入社区、入户走访开展宣传,简化申请流程,保障每一位有需要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助餐服务。三是增加用餐人次。通过增设可选菜品、建立会员制、定制营养套餐等方式,丰富助餐点文体康乐等配套服务,搭建邻里交流、志愿服务平台,吸引更多老年人就餐。四是健全配送网络。建立全职、兼职和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送餐队伍,建立完善送餐服务网络,为高龄病残、不便出门等最迫切需要助餐配餐服务的老年人开展送餐上门服务,解决失能、独居老年人就餐难题。


(二)进一步提升“大配餐”服务水平。一是完善服务手段。拓展“平安通”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智能服务,开发助餐配餐服务app等,尽快实现全市统一的网上点餐、手机点餐、电话点餐等多种方式点餐和刷卡结算。二是提高餐饮质量。根据助餐服务对象身体特点和时令季节变化,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做到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合理均衡,有条件的长者饭堂根据服务对象意愿和需要制定个性化食谱。支持各区、街道(镇)和助餐配餐企业聘请公共营养师科学制定食谱,用价格合理、味美可口、安全放心的餐食吸引老年人群。三是拓展服务内涵。以助餐配餐服务网络为支撑,充分利用助餐配餐服务网络,融入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调适、护理工作站等医养结合的重要服务内涵,还与独居空巢等特殊群体老年人关爱、为老志愿服务、探访等居家社区养老叠加融合、协同发展,让老年人吃得安全、养得健康、活得幸福。


(三)进一步加强“大配餐”服务监管。健全民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各区政府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切实加强“大配餐”服务中老年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巡查、通报制度,开展日常巡查和督导,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膳食安全质量的抽样检测,确保食品安全。积极引导助餐配餐企业(机构)加强行业自律,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市民监督,持续改进“大配餐”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人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首页
加盟案例
留言咨询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