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加盟 -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如何能够可持续运营?

2022-10-19 08:20:12 homechen 27761

益年养老官网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访调查发现,由于运营资金不足、服务项目有限、养老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对象单一、从业人员缺乏稳定性和专业性等问题的出现,有些日间照料中心存在“闲置”的状况。

鉴于此,可从多渠道长期筹集运营资金、规范管理机制和运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及环境、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建立专业的服务队伍、加强医养结合提高医疗水平等6个方面着手。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路径。

-01-

多渠道筹措运营资金,确保运营资金来源稳定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保障是基础。很多地方的日间照料中心之所以“空转”乃至关门歇业,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运营资金的匮乏。在政府部门一次性投入资金以后,由于没有后续资金支持,日间照料中心的基本维护费用和工作人员的工资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应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其运营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首先,增加财政投入,发挥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根据其财政收入水平及本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投入适当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完善诸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的设施建设。

其次,统筹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为了使“空转”或歇业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继续运营下去,除了政府层面的经费支持,还可拓宽慈善捐助面、引入企业投资,加大与基金会合作的力度等,从而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化。通过发挥社会力量,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居家养老服务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增进群众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了解,推动更多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事业。要及时开展救助帮扶活动,定期公开捐赠信息、收支情况等,使捐赠者乐意捐款,也可充分利用慈善协会等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向社区养老中心捐款。

再次,优化发展服务平台。在“小政府,大市场”的背景下,可适当鼓励相关企业将日间照料服务设计成符合生态养老的产品,打造生态养老新业态。同时,可利用好文化产业园区这一“文化+”跨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建设创新型医药养老健康文化产业园,有效实现多平台协作发展,推进养老产业转型升级。

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批集生态休闲、康复保健、健身养生、文化娱乐、医养于一体的日间照料中心,开发一些低收费的服务项目,如可通过每月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次数的理发、法律咨询、清洗衣物等无偿服务,进而推出家政服务、家电维修、激光理疗等低偿服务。如此一来,既可以获得运营资金,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02-

规范管理和运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中国的日间照料中心还处于探索运营阶段,规范其管理和运营可从以下环节入手:

一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领域的政策及法律法规。要规范和简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审批流程,提高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积极性。同时,要明确日间照料中心的地位、职责、运作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等,建立健全老年人入住日间照料中心标准、工作人员服务标准及与老年人家属协议制度。

二是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机制。为了更好地管理入住的老年人,避免“甩老”等问题的出现,可制定一套完备的老年人养老评估机制,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及养老意愿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优先选择最需要日间照料的老年人入住日间照料中心。

三是扩大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适度扩展日间照料中心的功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等,提供服务的主体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活动中心,各服务主体应明确自身服务内容,相互配合打“组合拳”,最大化利用社区的养老资源。此外,应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如半失能老人的特殊需求,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03-

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学习优秀社区经验

在实地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有些老年人去过几次日间照料中心以后就不愿意再继续去了,因为日间照料中心的场地和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尤其是娱乐设施相对单一。日间照料中心应从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如注意及时维护和保养烟雾探测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充分利用已有设备的前提下,增加一些适合老年人身体状况的文体娱乐设施,并安排专业医护人员提供应急服务。

在服务项目和种类方面,可以增加接送服务等。另外,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在各活动场所配备相关安全设施和应急呼叫装置,确保老年人在紧急状态下能及时寻求帮助。为了改善养老环境,社区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应当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推动老年人居家设施改造,如在公共活动用房设置无障碍电梯等。不同的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模式不同,运营状态也有所差异。运营模式往往从根本上影响着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和运行状况。

调查发现,引进专业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可以解决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单一的问题,引进企业可以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养结合运营模式可以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医疗应急保障。

为了带动本地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良性发展,可以在社区间定期组织日间照料中心管理经验分享会,及时推广先进的运营经验。比如,有的社区为每位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帮助老年人学习测量血压、血糖,有的社区为半失能老人提供家庭医生式上门服务等,这些都是可以相互借鉴学习的经验。

-04-

扩展服务对象,提高服务质量

设置日间照料中心的初衷,是为老人及半失能老人提供日间餐食供应、个人照顾及交通接送等服务,以缓解个体家庭的养老负担,实现老年人白天托管、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目的。但是,笔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地方的日间照料中心的床位供给大多在5~10个,难以满足更多半失能老年人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可以尝试与专业的养老机构合作,如调用社区邻近养老机构的床位,解决床位供给不足的问题。

另外,在养老服务方面,日间照料中心往往缺少较为专业的护理等服务,其功能定位也只限于午餐供应和简单的看护等。基于此,可建立护理等级分类制度,在老年人入住日间照料中心以后,针对不同的护理级别,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并将服务种类细化,增设健康检查、助浴、定期联络、身体机能训练、咨询援助和家庭护理人员培训等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05-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管理和培训

日间照料中心优质服务的提供,有赖于大量具有专业化水平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因此,可通过市场化招聘等方式,广揽社会人才,并通过工资福利等激励措施巩固日间照料中心的人才队伍。同时,可通过岗前培训等形式,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此外,还须积极发挥文化能人和文化志愿者的作用,采用“社工+志愿者”方式,协同开展志愿服务。如可整合辖区内义工及志愿者资源,组成志愿服务队伍,定期与日间照料中心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交流和其他各项文体活动,也可将享受过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的老年群体吸纳到志愿者队伍当中,鼓励开展老年人之间的自我式管理和自助式管理。总之,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队伍是实现日间照料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06-

加强医养结合力度,提高医疗水平

日间照料中心可学习医养结合的成功管理案例,推动医养结合,以实现集养老、治疗、康复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日间照料中心可以和公立医院或其他相关医疗机构等签订合作协议,安排专业护理人员定期坐诊,制定“碰头会”轮流值班工作制,或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看诊服务。

此外,为每一位入住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实现对老年人的日常健康管理计划与预约就医、急诊特护等医疗信息的无缝对接;定期为老年人做日常体检,逐步建立信息化健康服务与管理平台;为老年人提供预约、就诊的“一站式”服务,开展健康教育、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务。与日间照料中心有合作的医疗机构,可设立“老年人就诊服务处”,开通快速便捷的双向绿色通道,以便于日间照料中心及时将治疗期需要住院、康复期需要护理、稳定期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当前,中国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严峻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日间照料中心这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作用,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即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并正确引导社区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家庭要发挥在老年人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社会要形成人人助力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氛围。


首页
加盟案例
留言咨询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