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加盟| 有史以来最利好2.5亿老人的重大政策终于出台了!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未来中国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1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规划”近期至2022年,中期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
《规划》的出台,为中国未来三十年应对日益迫近的人口老龄化,从国家战略层面指明方向并给出解决方案,对中国未来的整体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
事实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个体平均寿命的增长,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将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未来命运。在全世界国家中,中国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国家,这使得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不可回避的国家战略。
《规划》从5个方面部署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工作任务。
01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
通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水平。
解读: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人口规划专家陆杰华表示,目前我国仍处在人口红利期,应当抓住时机把财富做大,以更加从容应对未来老龄化。“蛋糕要做大,怎样分蛋糕同样重要。”陆杰华认为,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相关表述,涉及社会公平能否惠及老年人,惠及所有人,这也是社会主义很重要的优势。
此外,目前我国养老金是储蓄式为主,增值能力较弱。下一步要寻找更多方法使养老金增值。例如有些国家养老金可以进入市场,我国养老金也可以选择投资风险较低的项目。另外,可通过退休制度的改革,推后退休年龄,提升出生人口素质等措施应对这一问题。
02 改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有效供给
通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提高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确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人力资源总量足、素质高。
解读:陆杰华介绍,按照国际健康老龄化的新理念,应对老龄化应当是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全人群的。“不是到了60岁才开始意识到老龄问题。健康问题更多是随着年龄积累而来。”此外,针对任务中提到“老有所学”,陆杰华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构建和保持终生学习便是很重要的一条内容。
任务中提到提升劳动力质量、实现高质量就业,陆杰华表示,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密切相关。过去,我国属于劳动密集型发展,未来提升经济质量,一定是靠高素质人才、更高质量就业来实现。“这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应对老龄化时没有考虑到的方面,也是中国的远见所在。”
03 打造高质量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
《规划》提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解读:近年来政策频繁提及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规划》谈到“高质量”发展问题。陆杰华认为,当前我国养老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尚未达到高质量阶段。像康复护理、安宁疗护、预防保健、疾病诊治都是很基本却较为缺乏,未来一定要有与国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
04 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
《规划》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全面提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智能化水平。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加强老年辅助技术研发和应用。
解读:《规划》将科技创新认定为应对老龄化的第一动力,陆杰华表示,很重要的是把科技服务于老年人的穿戴设备,老年市场对于高质量科技创新产品需求十分大。市场扩大,成本降低,同时解决穿戴设备进口的高成本问题。
陆杰华认为,这一条更偏重面向科技创新企业。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企业在老龄化产业中参与程度较低,对于养老服务应作出更多贡献。
应对老龄化科技发展也不仅仅只对老年人,例如降低婴儿出生缺陷等,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技术要求。“这也是《规划》中极大的亮点,过去谈应对老龄化都是谈老年人,现在是全中国人,全生命周期。”陆杰华表示,应对老龄化发展,未来细分到低中高龄老年人,加大产品服务开发和创新,促进相关企业孵化。
05 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规划》提出,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治环境,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构建家庭支持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形成老年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解读:“第五项任务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到了法治环境。”陆杰华表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法律法规、治理手段都要更加细化、要适应老龄化形势,要考虑符合老龄化的应对思路和理念。
“例如,很多城市规划中,红绿灯的设置就不够年龄友好,很多老年人过不去马路,即便建天桥,没有直梯老年人也无法使用。”陆杰华说,这就要求改变法律规范和标准,公共政策要考虑老年人权益,不能存在老年人歧视。
这些具体任务虽然是围绕人口老龄化而设,但像夯实社会财富储备、改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有效供给等,其每一项都事关长远,牵动全身,将对未来中国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产生重要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答记者问
Q:请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A: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总目标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基础持续巩固,财富储备日益充沛,人力资本不断提升,科技支撑更加有力,产品和服务丰富优质,社会环境宜居友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阶段性目标分别是:到2022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全员劳动生产率平稳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养老保障水平正常调整机制初步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初步构建,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老年宜居的社会环境初步建立。
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社会财富储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全员劳动生产率合理增长,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构建起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稳步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有序衔接、综合连续的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国家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科技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老年友好型社会总体建成。
到本世纪中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备,老年友好城市、友好乡村、友好社区遍布全国,全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Q:《规划》从哪些方面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
A:夯实财富储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基础。一是通过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二是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财富积累与合理分配,鼓励家庭、个人建立养老财富储备,稳步增加全社会的养老财富储备。
另一方面,注重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一是加快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健全老有所医的医疗保障制度。三是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实施兜底性长期照护服务保障行动计划。四是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
Q:《规划》中提到“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请问有什么具体举措?
A:伴随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高龄和失能失智老人数量不断提升,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总量短缺与结构矛盾并存。对此,《规划》提出要加大养老服务投入力度,多渠道、宽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
一是提升居家社区养老品质。建立完善支持居家社区养老的政策体系,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探索社区互助式养老,鼓励老年人根据喜好及相互约定,自愿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式养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建设分布式、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制定和完善适老性住宅的建筑标准和规范。
二是强化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规划》对养老机构的发展进行了定位。一方面,要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保障作用。进一步明确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保基本”的职能定位,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综合评估和轮候制度,公办养老机构优先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做出特殊贡献的老年人以及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培训中心、疗养院及其他具有教育培训或疗养休养功能的各类机构经过一定程序整合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落实同等优惠政策。提高对护理型、连锁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引导规范金融、地产企业进入养老市场,鼓励养老机构探索各类跨界养老商业模式。推动养老机构将服务逐步延伸至居家社区。扶持引导养老机构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
三是推进医养有机结合。深化医养结合,持续改善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医养结合服务。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对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根据医保基金水平,积极探索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病床、安宁疗护等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Q:《规划》如何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体系,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A:《规划》提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打造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一是普及健康生活。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实施国民营养计划。
二是加大设施供给。推进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加强足球场、社区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建设,打造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将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作为区域卫生规划的重点,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建设,建设一批区域老年医疗中心。
三是优化健康服务。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和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推广老年人健康体检。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动开展老年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加快安宁疗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Q:
银发经济发展迎来机遇,请问《规划》对此有什么部署安排?
A: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群体对适老产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多层次。《规划》在发展银发经济上作出部署安排,着力推动增加为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
一是推动老年产品市场提质扩容。积极开发适老生活用品市场,加快发展老年功能代偿产品市场,创新开发智慧健康产品。实施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推广工程,研究出台居家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及使用指南,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和回收再利用服务试点。
二是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养老服务业与教育培训、健康、体育、文化、旅游、家政等幸福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供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健康养老、养生旅游、文娱活动等服务,推动与养老服务上下游产业相配套的教育培训和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改善服务体验,扩大有效供给。
-
益年养老|养老项目「投融资」产业政策都在这里[2018-01-06]
-
养老院加盟- 河南省18个地市养老机构最全补贴标准[2022-03-30]
-
养老机构能不能干好,其实就看这4点[2019-03-11]
-
益年养老|医养结合,破解医疗养老"两张皮"[2018-04-13]
-
养老院加盟- 广西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进一步便利老年人就医实施方案》的通知[2021-09-02]
-
养老院加盟 - 广州市民办养老机构资助办法,新增床位每张床位补贴15000元[2023-08-08]
-
养老院加盟- 益年养老布局河南商丘市,深入调研商丘养老市场!即将打造商丘市又一家益年养老旗舰店![2021-11-06]
-
养老院加盟- 国家卫健委发布:全国医养结合机构共有6492家[2022-07-14]
-
养老院运营| 养老机构存在哪些责任风险?[2018-08-28]
-
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省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申请和发放工作的通知[2018-11-29]
-
养老院加盟- 甘肃省“十四五”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2021-08-05]
-
养老院加盟 - 国家发改委: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2023-02-17]
-
武汉出台4份涉老文件 把养老院“搬”进老人家中[2018-05-25]
-
益年养老 |关于养老的4个结论、8大判断和6大政策建议[2018-07-02]
-
大城市养老难题如何破解?来看看这些地方怎么做[2019-05-28]
-
养老政策- 总理记者会:老龄产业是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2021-03-12]
-
养老院加盟| 八大存量资源做养老的优劣势,弄懂了做养老那都不是事![2020-07-03]
-
养老机构发展“瓶颈”及其破解之道 —— 基于某地养老机构的调查分析[2017-08-03]
-
益年养老与中兴集团养老项目签约仪式完美落幕 蓄势起航![2017-11-01]
-
养老院加盟| 养老地产的投资与盈利逻辑分析[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