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加盟- 郑功成:支持养老机构连锁化发展壮大是养老服务业必由之路
“十四五”时期,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超3亿人,彼时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如何保障三亿老人养老需求,从政策层面为新时代养老服务保驾护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以来,中央及地方密集发布养老相关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到2022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政策至少要尽快做好6项工作,“真正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融入到整个经济社会政策中去。”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立法赋权明责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需求日益高涨。郑功成认为,“我国的老龄化进程正全面加速,2021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达14.2%,标志着已从轻度老龄化跨入了中度老龄化阶段,而生育率继续下降,同年净增人口仅40多万人,‘少子高龄化’态势已经不可逆转,因此,必须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给予更高程度的重视,真正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融入到所有经济社会政策中去。”
在郑功成看来,养老服务立法滞后导致系列不良效应,如养老主体责任边界不清晰,责任失衡;市场主体进入养老服务业难,发展好更难;养老服务人才缺乏、队伍不稳等。当前,他认为要“‘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关键是明确政府提供或主导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通过立法赋权明责,使老年人有清晰的预期,也使政府与社会各界明了自己的责任。”
提高政策精准度 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养老服务立法的核心目标是满足有需要者的需要。郑功成认为,“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应当是以精准满足真正有需要的老年人的服务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他建议要“提高政策的精准度,不能搞‘大水漫灌’,而要以失能半失能、高龄空巢老人为重点对象,确保真正有需要的老年人得到满足。为此,必须在深入调查并充分了解老年人的需求的条件下,按照分层分类分地区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策略,调整现行政策,特别是公共资源配置应符合精准到人、‘费随人走’原则。”
调动各方资源 壮大养老服务业物质基础
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业离不开资金支持。郑功成指出,养老服务是公益性社会事业,只有政府和市场或社会力量相结合,才有可能加快促使养老服务业发展。
目前中央下达地方的养老服务相关资金主要由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用于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未设置养老服务专项资金。郑功成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并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特别是彩票公益金应当主要用于为‘一老一幼’提供公共服务,以此不断壮大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为老年人配置更多的公共资源,同时精准地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养老服务领域。”
立足社区发展养老 提供精准服务
作为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高度关注养老保障问题,长期深入一线调研中国养老方式。他认为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中国老人的选择,是我国共同选择的社会价值偏好,是能够被普遍认同或接受的养老方式。“应促进机构养老服务向居家老人延伸,实现老年人与养老机构的双赢,进而促使养老服务业得到大的发展。既满足居家老人的服务需求,又使养老机构实现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郑功成强调,“必须立足社区发展养老服务业,包括扶持社区型养老机构发展,鼓励养老机构透过社区提供服务,这是能够使更多老年人获得需求满足的必由之路,应当成为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支持养老机构连锁化发展壮大是养老服务业必由之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4万个,养老服务床位达813.5万张。我国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但同时大中城市“一床难求”,市场供需失衡。
郑功成认为,“在政策层面,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减轻养老服务机构的相关费用负担,解决好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中心或基层医院的协同配合问题,通过财政补贴、畅通职业资格晋升渠道等有效措施对专业护理人员队伍建设给予实质性支持,并保证这些支持性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郑功成建议,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政策,“不宜支持上千人入住规模的大型单体养老机构,而是要将立足社区和促进养老机构连锁化作为重要努力方向,以连锁化的方式来扩大养老机构的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这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注农村养老问题 寻求有效化解之计
郑功成认为,农村养老问题是难中之难。他指出,“在城乡之间,城市具有人口聚居密集、公共资源丰厚、人力资源丰富、政策较易落实等显著优势,解决养老问题应当不是难事,但农村恰恰相反。加之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还在加速行进,更多的农村青年人会离开乡村进入城镇,必定使农村老年人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
郑功成主张,国家应对农村养老问题给予更高程度的关注与重视,并采取适合农村的养老政策。他指出,“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要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就是一种合理的政策取向,关键是不能让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而是要明确农村基层政权引导甚至主导之责,积极培育发展乡村社会组织,同时配套相应的公共投入。最终还应当走向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郑功成强调,“在我国已经步入中度老龄化且不可逆转地走向深度老龄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时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窗口期,必须抓住时机,从思想观念、发展理念到制度建设、行动方案都要有全面突破,真正构建起适合国情并能够满足有需要的老年人需要的养老服务体系。”
-
上海推出10条养老机构纾困发展政策,明确运营补贴、租金减免等方案(附通知全文)[2022-06-27]
-
没人没钱没渠道,养老项目要一炮走红,就得这么干![2018-11-30]
-
养老院加盟| 养老机构必须消灭这18种隐形成本[2019-06-28]
-
养老院加盟-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设置指引[2021-12-07]
-
安徽: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投资养老产业,参股或控股公办养老机构[2017-09-28]
-
养老政策 | 上海:关于印发《养老机构失信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18-07-21]
-
郑州市:关于印发《郑州市资助民办养老机构实施办法》的通知(郑民文〔2018〕7号)[2019-03-29]
-
益年养老快讯:康复辅助器具获强力支持,民政部等24部门出30条具体政策措施[2017-09-22]
-
养老院加盟 -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走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2022-11-16]
-
养老院加盟- 西藏自治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 五星级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每年最高补助15万元[2022-03-30]
-
养老院加盟| 开办养老院不再是难事,这11个省份已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2019-08-12]
-
养老院加盟- 山东省民政厅发布《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试点工作方案》 附:居家医疗服务参考项目[2021-09-14]
-
养老院加盟- 公办敬老院院长绩效考核办法[2022-08-12]
-
养老院加盟- 关乎十亿人,个人养老金制度来了![2022-04-22]
-
老年餐饮标准:餐饮业老年营养餐要求[2021-06-03]
-
养老院加盟- 国家卫健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2022-07-07]
-
益年养老快讯:财政资金对社区养老的投入现状[2017-07-18]
-
养老院加盟- 如何申办养老机构?从事养老行业需要哪些证书?[2021-12-22]
-
养老院加盟-民政部强化养老服务领域食品安全管理[2021-10-26]
-
养老院加盟- 国家卫健委发布:全国医养结合机构共有6492家[2022-07-14]
-
益年养老浅谈社区嵌入式微型养老机构运作模式[2017-06-12]
-
养老院加盟- 养老机构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2021-07-02]
-
益年养老| 你为什么要开办养老院?[2018-08-09]
-
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0年)[2019-02-26]
-
武汉拟实施养老服务补贴新政 每人每月最高可领800元[2022-06-10]
-
益年养老快讯:一文读懂老年养护机构各项成本计算方法,从此没有糊涂账![2017-11-09]
-
养老院加盟- 为什么说老人适合在养老院养老?[2020-07-29]
-
养老院加盟|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自10月15日起实施![2020-10-09]
-
江苏:南京养老补贴政策来了,护理型床位每张最高补贴1.5万[2022-04-19]
-
安徽省住建厅关于印发《城市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实施细则》的通知[2022-06-29]
-
养老院加盟-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管理办法[2022-05-04]
-
养老院加盟- 养老机构税收优惠政策汇总[2021-11-29]
-
养老院加盟| 养老院“公办民营”与“公建民营”性质的区别[2020-03-19]
-
人民日报:以出生人口推算,全国迈入60岁的人口数今年超过2000万,退休人群规模有多大?[2022-08-26]
-
养老院加盟- @养老机构院长,想经营好养老机构要从这19个维度思考![2020-07-08]
-
益年养老|江苏15条新政提升养老服务,1700万老人生活将更美好[2018-01-10]
-
石嘴山市:《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快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2018-05-11]
-
养老院加盟 - 贵州省民政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养老机构预收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22-09-01]
-
养老院加盟- 山东发布医养健康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2022-04-11]
-
养老院加盟- 关于开展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十条措施的通知[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