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养老,你我终将面对的养老故事

2018-11-29 09:22:14 admin 10143


6.jpg

养老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话题。除了政府兜底的特困供养人员和部分经济能力较好的人外,处在中间的大部分市民的养老服务,需要根据老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近日,兰州晨报记者连续一周时间,走访了多位市民和兰州几家养老机构,就养老这一话题进行了调查。


如何养老,绕不过去的话题

养老院,去还是不去?


一面是工作忙碌无暇照顾老人的现实,一面是难以割舍的亲情。面对年老的父母,你想好怎样给他们养老了吗?到底送不送他们去养老院?如何养老?这是当下大多数人纠结而又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家住城关区的刘先生最近有些纠结,年逾古稀的母亲前些日子在家摔了一跤后,被邻居送到兰大二院救治,幸好伤势不重,治疗一周后回家休养。就老人的养老问题,刘先生和在南京上班的妹妹没少费脑筋。


“接到身边吧,由于工作忙,隔三差五出差,甚至一两个月都不着家。雇保姆吧,已经换了好几个,三天两头请假、要求涨工资,也闹心得很。”刘先生夫妇和妹妹商量后,打算送老人去养老院。谁知老人一听大为光火,“养你们这么大,现在你们倒嫌我累赘了?”老人大骂儿女不孝,“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不离开这个家。”


原来,老人觉得去养老院会被人说子女不孝,没面子,同时还担心在陌生环境住不习惯。


这让刘先生左右为难,父亲去世早,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兄妹抚养成人,省吃俭用供他们上了大学,如今却将老人送去养老院,觉得自己太无情了,再说他也担心背上“不孝”的骂名。


同样的问题也困惑着周女士。父亲去世后,母亲和上高中的孙女住在一起,但今年孙女要去外地上大学,老人独居在家怎能放心?周女士本身与母亲分开住,又频频出差。看着母亲身体日渐消瘦,动辄还卧病在床,自己又无法尽孝,周女士很难过。送去养老院吧,觉得不忍心,不送吧,母亲年纪大了,一个人住让人很不放心。她试着和母亲提起养老院的话题,谁知老人听后也不表态,整日睡在床上唉声叹气。


周女士猜出老人的心思,除了舍不得钱外,性格内向的老人还担心去养老院会“受罪”,因此宁可在家独守“空巢”也不愿去养老院。


观念在变,养老模式逐渐多元化


如何养老?不仅是老人所面临的抉择,也是今天你我必须关注的问题。相比南方城市,兰州养老机构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人们的观念也在转变过程中。


76岁的朱奶奶是原甘肃省商业厅退休干部。老人身体健康,精神也不错,她已经考察过兰州好几家养老院了。“房子给小儿子住,小两口待我还算不错,但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我看不惯,不想和他们一起住了。”朱奶奶说,等孙女今年秋季上初中了,她就去住养老院。朱奶奶想住养老院的想法,得到了几个子女的赞成。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老人的养老观念正在转变。有些老年人因为不了解养老院生活模式,还有惧怕心理;而了解的老人,觉得住养老院清静自由,还不给子女增加负担。


调查显示,养老方式如今为“90—7—3”模式,90%的居民选择居家养老,7%的居民选择社区养老,3%的居民则选择机构养老。兰州市民政局福慈处处长张祥毅向记者介绍,目前兰州养老机构入住的老人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因为身体、年龄、疾病等原因不得不去养老院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占百分之五六十,属于被动型;百分之二三十的属于子女不在身边,有的老两口都有退休工资,住房给子女后,老人选择去养老院,也有与子女性格不合等原因选择住养老院的;还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属于主动改善型,他们经济条件好,思想解放,选择住养老院。


如何养老,你我终将要面对


随着“80后”、“90后”等独生子女一代成家立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人,父、母二人和一个独生子女所构成的金字塔形的家庭逐渐增多。这种“4—2—1”家庭模式,让两个劳动力赡养4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现实困扰着年轻人,尤其这代人的爷爷奶奶,如今都已是耄耋之年,他们的养老问题尤为迫切,已成为众多家庭的两难抉择。


目前养老模式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模式。


当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时,就需要去养老机构集中养老了。据了解,兰州市目前有26家养老机构,公办11家、民办15家,有床位4000张左右。县区自办的农村敬老中心有11家。


养老问题,并非单纯的老人吃喝拉撒问题,更主要的是“带病养老”。一方面,医疗机构承担着繁重的诊疗任务,无法满足老年人长期住院进行治疗、康复和生活养护的需求;另一方面,养老机构大多功能单一,不具备后续医疗和康复服务能力。因此,这一部分老年人,亟须养老和康复医学相结合的康复型养老服务。


为了解决此问题,去年兰州市增加了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康乐颐养院等四家医养结合机构,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社区和居家无法满足的养老服务。


近几年,兰州市虚拟养老院在一定程度上为居家养老解决了部分问题。目前兰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第三社会福利院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按要求,兰州市三县五区都要有一所自己的综合福利机构。对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政府也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如床位补贴、运营补贴、机构责任保险等等,对于愿意从事的养老机构、投资主体给予有限的补偿鼓励。这些消息,对于促进目前养老机构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在哪养老,子女父母的纠结




老人们在养老院活动室里打扑克


在哪养老,不仅是子女纠结的问题,也同样让老人纠结。那么,住进养老院的老人,子女常来探视吗?老人和子女相处融洽吗?近日兰州晨报记者走访了兰州七里河区爱心托老所、兰州新阳光老年公寓等几家养老机构。


住养老院,老人的心态不一样


同住一家养老院,老人们的心态却大不同。


今年3月份,81岁的张其珍老人被女儿送进养老院,但两个月来,张其珍整日郁郁寡欢,十分消沉,夜深人静也不上床,独自站在窗前发呆。


“我知道老人心里有包袱,还在生女儿的气。”护工张兰试图打开老人的心结,“阿姨,你就把我当你的女儿吧,我会好好照顾你的。”老奶奶听后摇摇头,眼泪刷地流了下来。经过张兰两个月的悉心照料,老人这些日子好多了,也开始吃东西了,偶尔还想到院子里转转。


张其珍有两个女儿,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江西。两个女儿一个刚退休,但又要照顾孙子,另一个工作很忙。老人也曾投奔女儿,但终究还是被女儿送回来住进了养老院。


张奶奶从兰州一家汽车运输企业退休,工资也不高,观念至今也没转变过来,始终觉得女儿对她不孝才送养老院的。这两个多月,张奶奶赌气不接女儿电话,更不愿主动给女儿打电话。


78岁的黄淑兰和82岁的老伴住养老院,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到底这里方便嘛,不然我一个人在家顾不过来,雇保姆还淘气。”黄奶奶说,住养老院后,让她省心不少。


黄奶奶和老伴都是1958年支援大西北时来兰的,老伴是武汉人,她是上海人。从企业退休的他们,虽然工资不高,但足以保障老两口的晚年生活了。两个女儿一个在敦煌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另一个在武汉从事外贸代理工作。


去年,黄奶奶103岁的母亲在上海去世。她和老伴回上海照顾了老太太10个月。随后,老伴也在上海做了前列腺肿瘤手术,回到兰州。由于老伴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黄奶奶身体也不好,他们考察了几家养老院后住进了七里河区爱心托老所。


“女儿工作太忙没法照顾我们,我们住在家里他们也不放心,还不如住这里的好。”黄奶奶说,她已经委托女儿将她的房产卖掉用于养老,卖房的钱加上两个女儿的贴补,他们的晚年生活足够了。


在养老院,每次子女来探望后,一些老人总会眉飞色舞地炫耀好几天。大多数子女都选择周末探望老人,也有一部分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来一次的。当然,也不乏“甩老族”,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后,便再也不闻不问了,养老院打电话也不接。


82岁的汪绍兰在养老院住了4个多月。护理员给她介绍记者采访时,老人高兴得手舞足蹈,连连拍手叫好:“太好了,赶紧坐下我们聊聊天。”


老奶奶迫不及待地在床头翻找出她写的东西。“你看下我写的稿子,我现在懒了,其实我很想写……”老人从一个小包里摸出一摞已经卷边的稿纸。虽然上面字迹歪歪扭扭,但老人写得极其认真。以自述的方式回忆她的童年,老人说还没整理,想写好后发表在《故事会》上。


汪绍兰是某电力设计院退休工人,养育了6个子女。“活了80多年,晚年时连家都没了,养老要到养老院,不抱怨不生气是假的,但现在我想通了,这也是最好的后路,做老人的要理解孩子们,不给孩子们添负担……”汪奶奶说。


“也许人上岁数都就变得自私了吧,以前在家时和女儿经常吵,但现在常来看我的还是她。”汪奶奶说着,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


91岁的李金花老人有4个女儿和2个儿子。由于工作原因,女儿都在外地成家立业。去年一次回家看到老母亲身上生了褥疮,几个女儿也不好抱怨弟弟和弟妹,商量后4个女儿出钱将老人送进了养老院。


“不是儿子不孝顺,儿子儿媳照顾起来毕竟没那么细心,我们发现到养老院后护工们照顾得蛮好,如今老人褥疮没了,身体也好多了。”5月19日下午,记者采访时,李奶奶的大女儿正带着水果来看望老人。


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这话一点都不假。记者采访中,老人们提及最多的也是女儿,看望他们最多的也是女儿。


87岁的罗孝兰,从老伴去世后,便住进了养老院。“别等子女嫌弃时再住养老院。”罗奶奶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说。8年前,她被子女送到兰州新阳光老年公寓,她住的是一室一厅长包房。


罗奶奶的房间有一种家的感觉。冰箱、沙发、微波炉、电视等家电一应俱全,最吸引人的要数阳台上和客厅里十多盆生机盎然的花卉。原来,罗奶奶的一大爱好就是养花种草。老人身体健康,乐观开朗。罗奶奶说,她现在什么都不牵挂,健康就是福。


她自己的房子在火车站一带,是4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她已经委托儿子租出去用于她养老补贴。自从住养老院后,罗奶奶的生活也很规律,她说住在这里很舒心。


选择住养老院是罗奶奶自己选择的养老方式,她的几个子女都非常孝顺,几乎每隔两天就有子女来看望她,每次都带着大包小包好吃的,她自己吃不完,冰箱放不下,她便站在二楼窗口招手,送给院子里的其他老人,当听到对方说“谢谢”时,老奶奶也开心极了。


养老院里,一个热闹的大家庭


在养老院里,大多数老人共同的娱乐方式就是散步。当然也有比拼才艺的,有些老人喜欢琴棋书画,独自在房间享受高雅,也有的带着二胡坐在树荫下拉,一些围观的老人会忍不住吼几嗓子秦腔或唱几段京剧,一些老人还在院子里自发组成了演出班子。


每天早晨5时许,兰州新阳光老年公寓几个勤快的老人就起床了。他们在院子里放开嗓子唱歌、打太极、跑步,公寓场地大、人多、很热闹。


8时许,护理人员送来早餐,老人们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用早餐。用过早餐后,好动的老人继续出去走动,喜欢学习的就看书、报纸。12时许午饭过后,老人们开始睡午觉,下午2时许起床,三三两两又坐在树荫下纳凉聊天,有打牌的,也有弹琴下棋的。年轻时候的共同经历,让一些老人聊成了好友。


采访中,护理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养老院里住着一位年逾花甲的阿姨,颜值依然很高,平时很少说话,为人热情。一位对面房间住的大叔每天都过来跟她借针线,谎称自己的衣服破了。一开始热心的阿姨说要给帮忙缝上,但大叔谢绝了,后来这位大叔天天都来借,阿姨觉得奇怪,最后才闹明白,原来大叔喜欢上了她,借针线是假,制造机会与她聊天才是真……养老院就是一个老年的世界,不乏各种有趣的故事发生。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住进养老院的许多老人觉得,其实来到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财产处置,老人们的“心病”



记者发现,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基本都有退休工资,且有自己的房产。老人住进养老院后,财产问题不仅成为一些子女明争暗斗的问题,也成为不少老人敏感挂心之事。那么,老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百年之后的财产问题?


大哥弟媳在养老院打起来了


5月17日下午,兰州一家养老院,一位50岁左右的男子在楼下敲门,要求看望老人,遭到了工作人员拒绝后,男子报了警,而相继赶来的两个中年妇女(弟媳和弟媳的妹妹)却对该男子破口大骂,继而上演全武行,后来被赶来的派出所民警劝阻。


竟然在养老院楼下打成一团,这到底是咋回事?


记者了解到,老太太今年春节后被小儿子送到养老院,叮嘱养老院不让大哥看望老人。称大哥对老人不好,担心给老人投毒。谁送来老人就得对谁负责,养老院因此拒绝了大儿子的探望。原来,老人自从患病后,语言和行动都有了障碍。她被小儿子送进了养老院,但房产问题让两个儿子反目成仇。


同样的问题困惑着77岁的周龙老人。周龙系兰州一家大型企业退休干部,老伴曾是某医院院长,患有老年痴呆症,如今生活无法自理,吃饭靠鼻管注入流食维系。周龙身体不好,儿子如今还未成家,也无工作。老两口住进养老院后,每月工资合计不到6000元,除掉养老院费用外,尚有一千元结余,这些钱都被按时“探望”的儿子领走。


谈及房产问题,老人表示此事很伤脑筋。儿子的表现让他很不满,他打算将房子卖掉养老,但儿子又没地方住,不卖吧,将来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养老还需用钱。因此,这个问题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82岁的王青芝老人住进养老院后,一直念叨着她的卖房钱。3年前,老伴去世,半年前住进养老院,她托人将房子卖掉,打算用这些钱养老,谁知卖房的40万元钱被孙子拿跑了。老太太一听到养老院的伙伴们说起房产,就难过起来。


为了房产,即便老人尚未百年,一些子女已经暗自较劲,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找老人做工作,让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


有人为了子女,卖掉或腾出了自己唯一的房子;有人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子女因为房产伤了和气。虽然住进了养老院,但记者发现,老人们最挂心的问题还是财产问题,对房产处置,老人们大多不知如何是好。


房产成了不少老人的“心病”


其实,为了房产问题,子女闹不愉快的不在少数。


82岁的秦玉兰有4个子女,老伴去世后,她选择了养老院。她自己的退休工资也够交养老院费用了,虽然房子闲置,但她想得很开,也给子女讲得很明白,“谁对我孝顺将来房子就给谁。”老人说,“人这一辈子,挣多少钱,有多少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生活只求个心安理得,晚年只图个安逸舒服,不生病就是最大的福。”老人说,常常从新闻上看到有子女为争老人房产伤和气,这也是她最担心的。因此,她早早给几个孩子讲明白了,以免百年之后子女闹不愉快。


“我有4个子女,老大过得困难一些,我把房子给了老大,后来几个子女也闹了一段时间的不开心。”84岁的王美兰老人说,虽然如此,但她在养老院每月交的2500元钱,还是由4个子女和她每人500元钱分担,这一点子女都无怨言。


71岁的吴阿姨并没有房产的担心,“我的工资除了交养老院费用外,剩下的给孩子们买了几份保险,算是我给他们留的财产。”吴阿姨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儿子在外地工作,女儿在兰州工作。因为子女工作忙,她自己又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8年前她选择住养老院。


记者采访发现,多数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除了最挂心的财产问题外,还有孤独和压抑。因此,养老院的心理咨询也亟须跟上。(文中老人均为化名)


如今,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市场供给不断扩大,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产业的热情日益高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益年养老借政策东风迎来发展良机,通过整合团队专业的市场营销理念与标准化的管理技术,为加盟伙伴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整体加盟方案,充分享受国家政策红利刺激期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积极开展生活照料、特殊护理、就医服务,并通过连锁加盟的形式谋求快速扩张,并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益年养老全新的合作共赢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只为收加盟费的方式,依托益年养老院品牌资源,80%以上入住率,专业的管理运营团队,标准化护理管理模式,养老院仪器设备免费送,以及后期总部资金入股,与经营者共担风险,合作共赢!打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加盟合作新模式。让加盟我们的伙伴从一个养老门外汉成为养老专家,无论是售前还是售后我们都会竭尽所能为我们的伙伴所想。加盟我们的伙伴您可以什么都不懂,我们的服务是从一开始市场考察、养老院选址、养老院装修图纸设计、养老院设备仪器对接、养老院专业管理软件应用、护理人员招聘、管理人员招聘以及培训、市场营销,一直到您的养老院运营起来,后期还不定期的有养老护理培训,我们资金入股、共同经营就是让选择益年的伙伴放心、安心、舒心。只要这样,我们的伙伴才能在养老市场立足淘金,益年养老才会走的更长远。”



益年养老加盟优势 

益年三大核心优势——市场营销


精准市场推广,海、陆、空全覆盖,品牌口碑全线出击,补齐品牌知名度的短板。形成大品牌,有保障的市场格局。让品牌成为服务保障,让口碑形成资源市场。结合当地市场,帮您迅速拓客。


益年三大核心优势——经营服务


独有的一站保姆式服务,让您轻松创业,资金入股,仪器免费送,打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经营模式,让您完全没有经营的后顾之忧。全程技术指导,协助经营,免费培训,免费拓客,让您没有问题创业。

 

益年三大核心优势——资源共享


益年依托于自己的健康产业,拥有磅大的国内地区老人大数据库,应用于大数据合理分流,帮您成功拓客,不必烦恼客户资源,让你成功起步。



益年养老加盟条件

 

加盟资格与要求


■热爱老人,有志于发展养老事业;

■年龄在25岁以上,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能承受至少一年的市场培育期;

■具备高雅气质、拥有快乐、阳光的心态和乐于与人沟通的特性;

■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与实践能力,具有开拓精神,有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有强烈的意向投资养老事业并计划长期发展;

■认同益年养老发展理念,认可益年养老培训体系和服务体系;

■ 愿意接受公司统一规范的运营和指导;

■ 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个人信誉,社会背景和资源关系;

■ 能够全心投入一家益年养老前期的筹备、经营和管理;

■ 具有强烈的客户服务意识,重视客户口碑和客户体验。 



您还在为找不到好的项目投资而烦恼么?您还在为考虑投资项目风险大而不敢尝试么?您还在为切入养老市场而找不到方向么?那赶快加盟益年养老吧!养老院加盟十大品牌之首、益年养老连锁加盟是您步入养老行业必备之选,依托益年养老院品牌资源,80%以上入住率,以及后期总部资金入股,与经营者共担风险,合作共赢!益年养老100%加盟成功率! (加盟热线:010-86467765   18610131053)


首页
加盟案例
留言咨询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