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加盟- 社区养老如何有效实现医养结合?

2022-03-07 10:03:16 homechen 89654


益年养老官网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及问题


  1.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理念不明确

针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结合,哪个优先发展?目前很多养老院开始规划筹建医院,运营成本有多高?有没有可行性?仅仅依靠在养老院的老年人能否维持养老医院的运营?养老医院是否有针对老年人的全科医生和全科医疗服务?养老项目需要多少额度的投资规模?

目前探索有效的医养结合模式,主要包括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等,这些服务模式是否都适合我国养老服务未来发展趋势?这些疑问并没有明确答案,医养结合的发展尚在政策和规划方面没有树立明确的指导理念。

2.医养结合不能满足老人健康服务需求

多年来,我国医疗服务理念存在误区,在健康管理方面看重医疗而忽略预防,医院看重治疗疾病而忽视康复服务,民众在健康消费方面也存在诸多误区,多数人忽略了定期体检和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身体出现不适或疼痛,才到医院就医。

对老年人来说,健康防护和健康生活习惯比病重后再到医院检查治疗甚至手术更为关键。应对老年人高龄化、长寿风险的挑战,健康防护应是最基础的需求,而我们现有的老年医疗制度,仍然以治疗和看病为重心,忽略了老年人的健康预防,缺乏制度性的健康预防管理。

3.医养结合的资源配置供需错位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城乡和地域分布均存在较大差异,北上广深和省会级城市,集中了诸多大型综合医院,具有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权威的医疗专家团队,医生专业水平高,能够对疑难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医院住院床位紧缺,医生护士业务繁忙,病人太多没有动力参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来照护附近的老年人。

但是广大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医疗诊所,医疗设施有限,医护专业人才缺乏,没有能力满足老年医疗和康复服务,基层社区和农村,却是老年人养老和医疗服务最紧迫的需求,老人看病的便利性和专业性问题突出,要实现资源和制度整合,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应加快补足基层医疗资源的短板。

4.养老护理和康复人才短缺

我国目前的医疗人才结构基本是“医生+护士+护理员”,但是护理人员严重短缺,截至2019年,全国取得老年护理资格证的人员不足10万人,无法满足老年护理需求。

护理人员整体特征是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女性居多,老年护理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待遇偏低、人员流动快,养老护理职业的社会认同感很低,不同机构的护理人员在职称晋升、薪酬体系、职业资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高校培养养老护理专业技术人才并没有从事老年护理的岗位,老年护理专业素质低,人员短缺是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


二、医养护结合养老服务政策与建议

1.树立医养护结合的发展理念

医养结合要遵循整体性、持续性和协调性的发展理念。

首先必须明确“医”和“养”的具体内涵,“医”跟老年人健康相关,有疾病医疗、健康咨询、失能护理、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养”跟老年人生活和精神慰藉相关,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等。目标是集医疗、康复、养生、照顾等为一体,实现养老资源最大化利用,充分将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充分结合,明确医养结合服务对象,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方并不是所有老人,而是针对失能半失能、不能自理、残障高龄、大病康复期的老人,社区康复护理中心是主要的服务供给机构。

坚持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的模式,建立社区医院和养老机构服务的绿色通道,将医疗资源辐射辖区内的养老院,实现医养资源共享平台;医养结合的关键是两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探索“公立医院+公立养老”机构;坚持协调性理念,通过政府养老服务联席会议的统一协调,有意愿派驻医生和护士到养老机构巡诊服务,并进行定期轮换,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解决老年人疾病预防和康复照护的基本需求。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供需机制

2.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科学发展

一是不断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实效性。增加国家财力投入,支持“医养结合”社会化筹资渠道,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开设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开展住房反抵押养老保险产品和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解决“医养结合”资金来源问题。

二是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运行效率,整合医养服务的资源,拓展创新“医养结合”多种模式,激励社会组织和资金参与“医养结合”服务,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效性和便利性,激励医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多点执业。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为“医养康护”一体化的制度载体。

三是强化“医养结合”管理和监督体制,明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医养结合”制度设计和改革的总体管理职责,强化不同部门的横向监管,发挥联席会议作用,部门之间协同发展,责任明确,共同服务老年人。

四是构建“医养结合”多元主体系统,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最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

3.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资源要素整合

研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结合模式,需要明晰其涵盖的内容和元素,包括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人员、服务内容、实现方式及要求的资质和标准,“医”和“养”要有准确定位,并不是简单的互相增加服务机构,关键是如何医养结合?

要以社区为平台,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综合发挥多种设施作用、实施社区无障碍环境改造、发展居家养老便捷服务,目标是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完善投融资政策、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实现养老服务制度资源的整合优化。具体见下图。

4.发挥传统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

一是发挥家庭保障的经济功能。无论是传统农业生产时期,还是当代信息化新时期,家庭成员之间经济支持功能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对家庭中老年人、残病人员、未成年人,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来源,这是保障家庭成员中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正常生活的物质基础。

二是发挥家庭对老年人照顾功能。笔者在老年人情感支持问卷调查中,老年人对家庭中“老伴、子女及其他亲属”的照顾选项最高,占比达到85.25%,老年人晚年生活是否幸福,要看是否能得到家庭的充分照顾,老人的患病医疗和病后康复,离不开家庭亲人的精心陪护和精神关爱的支持,家庭是其成员心灵的港湾,在精神慰藉和情感支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5.构建社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网络

社区护理服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智慧新型工具,构建信息化智能养老系统,整合社区养老和医疗服务资源。建立社区办事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以社区街道办事处为组织,衔接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卫生服务部门和老年福利院,将社区老人的医疗、康复、护理、照护等服务纳入一体化管理平台,增强社区护理服务,设置老年护理床位,加护理康复服务,实现社区护理院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到社区护理院的建设和运营中,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结合,形成多元化老年护理服务体系,社区护理服务要把医疗、养老和康复服务结合起来,以社区办事处建立联席领导小组,以老年人服务为核心。见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实现“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服务,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对“医”和“养”的内涵准确定位,加快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供给,尤其是增加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的社会化康复护理服务的供给,增强社区养老医疗和服务能力,发挥家庭养老的基本功能,利用智慧养老工具实现信息化管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


首页
加盟案例
留言咨询
联系